泡泡乐文学>青春小说>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六十六章 乌鸡国梦的由来
    除了这些传奇以外,就连唐传奇中的梦也很有意思,像是西游记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就是西游记中乌鸡国王给唐僧托梦的事情,要唐僧给他报仇,估计就来至唐传奇。

    所以这样的事情可以给大家好好讲讲,还是比较有趣的。

    其实吧,简而言之,在中唐时期,唐传奇蓬勃发展,而以纪梦为主要记叙方式的传奇则占据了其中的一大部分。

    深究成因,除了受到中国传统梦文化的影响外,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在中唐时期的发展和兼容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大因素;而在前代文学发展进程中,以屈原为代表的一批浪漫幻想主义文人也对传奇中的梦幻笔致产生了深远影响。

    追溯前人对传奇这一文学现象的探究历程,很多研究者都对“纪梦”这一文学模式进行过相关研究与探讨。

    在探究过程中,研究者都有自己的划分方式与依据,本文则依照纪梦的内容和艺术表现类别,将其划分为六大类型。

    若论其中艺术价值最高和对后世文学影响最深远的,则是以奇梦传达道的玄机和以奇梦来彰显人与世事之间客观存在的复杂联系这两大类别为其中翘楚。

    而若将纪梦传奇放置于当时社会文化和艺术背景之下,传奇中的“梦”亦有着其独特的心理文化内涵。

    这种文化内涵既体现在纪梦传奇对当时群体文化思想构成的直接影响上,又体现在对个体人生价值与现实人生际遇的影响和渗透中。同时,由唐传奇的纪梦方式所开创的新文学审美模式,也对后世的文学作品,如元明清,传奇话和元代杂剧剧本等,起着直接且深厚的影响和渗透作用。

    包括东越胡应麟在明代曾经对唐传奇的产生做过这样的评述“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以寄笔端。”

    正如胡应麟所言,文言在魏晋时初展头角,但因文采不足,而所记又皆是荒诞之谈,因而不足一观。

    至唐时,诗赋的发展已渐趋饱和,而像这样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新体裁便逐渐走进唐人的视野,唐传奇既在此时应运而生。

    中唐时期,人们“餍于诗赋”,诗赋发展已进入了一个难以再革新创造的饱和期,于是这一时期的文人开始“旁求新途,一个“藻思横流,斯灿”的新局面开始形成。

    当然,新的文学体式虽然开始出现并得到繁荣发展,但诗赋文为文学正统的传统观念仍旧根深蒂固。

    有关唐传奇的研究直到近现代才得以兴起,郑振铎先生编纂了《中国短篇集》,如浪淘泥沙,尽得传奇中之珠宝真金,后鲁迅先生亦投身此为传奇去伪存真,除疴祛病的行列之中,从《文苑英华》、《太平广记》、《资治通鉴考异》、《百川学海》等野谈杂记中精心整合,在一系列通考察验后,编订了饱含传奇经典篇目共计八卷的《唐宋传奇集》。

    传奇以其离经叛道的思想内容,天马行空的情节想象,使人瞠目结舌之余又不禁为这光怪陆离深深着迷。

    其中,唐人们丰富而又天真自然的想象力,多元丰茂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其为人津津乐道之处。唐传奇体现的不仅仅是当时历史背景之下,唐人们从个体到群体,特殊到普遍的生活情态风貌,更重要的是其本身所不可动摇和改变的特殊文学地位,甚至其思想内涵对后世不同时代价值观的直接影响亦是难以忽略的。

    而其中,纪梦形式作为唐传奇中一种独特的文学表现方式,无疑更易引起人们探究的兴趣。

    追古溯今,从最早的正统诗歌文学《诗经》到现今得到普及并迅速壮大发展的文体,“梦”被广泛的运用在不同的文学作品当中。

    而随着作品的需要和情节的发展,“梦”也总在不断丰富着它多元且神秘的文化内涵。

    唐传奇自然也不例外,甚至在唐人们富于想象的世界里,对于梦这一现象的描述就更如雾里探花,作者似乎都能在朦胧与模糊之中,各具形态的描摹出对这一现象不同的理解和情愫,这也更能提起我们这些后世读者探索其中究竟的兴趣。

    首先,是唐传奇中梦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中国社会传统的梦文化影响。

    的确,唐传奇中纪梦模式源于中国传统梦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