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乐文学>青春小说>我竟然是白骨精 > 第八十三章 各有特色
    总而言之,《聊斋志异》这部可以说是我国文言短篇史上的杰出代表作了,虽然它看似写的大多是一些花妖狐魅的故事,充满奇思异想,但它又深切地反映了现实的社会人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

    特别是蒲松龄老先生塑造的异类女性形象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这些艺术形象或感情缠绵、行为谨慎,或天真爽朗、无拘无束,个性突出,绝不雷同。

    她们大多具有美好的思想品德,非常善良和富于同情心,读来感到可亲可敬。

    虽然书中人物众多,但作者善用多种手法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使每个人物的描写都栩栩如生。

    蒲松龄老先生在他的《聊斋志异》中,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变幻莫测的情节,神异迷人的意境,给我们塑造出了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形象,赋予了她们美轮美奂的艺术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文坛增添了异样的光辉,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就像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有句名言:如果没有女性,我们将失掉生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

    用这来看聊斋女性,是十分贴切的。

    包括鲁迅先生也同样认为,在明末清初的志怪中,以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成就最高。

    需要说明,《聊斋志异》是蒲松龄老先生的代表作,差不多是在他40岁左右就已经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

    因此《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

    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的高峰。

    鲁迅先生指出“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知非复人。”

    这里所指的使人“忘为异类”的“花妖狐魅”,显而易见,主要是指《聊斋志异》一书中的女性人物。

    据统计,《聊斋志异》作品五百余篇,其中描写女性的作品占三成左右。

    可以说这是在古典中较为稀有的,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更是非常罕见。

    这些幻化为花妖狐魅的妇女形象,她们大多具有美好的思想品德,非常善良,富于同情心,能主动地帮助别人,救人于危难之中,往往比现实中的人更富于人情味。

    这些精怪,我们读后不仅不感到可怕,相反却感到可亲甚至可敬。

    和唐传奇中的女性相比,《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不仅外表上斑斓,而且没有害人之心,却有帮人之意,帮人离开困境,帮人远离邪恶之欺。

    因此,他们的美不仅仅是外表上的美,更应该是由内而外生出的一种美,他们斑斓可人的容貌和纯正夸姣的心灵完善的结合在了一起。

    可谓内外如一,美之大成也。

    对那些花妖狐魅的女性形象,作者总是赋予她们以诗的特质。

    例如《洪玉》中热情歌颂的那位同情被压迫者、具有侠义心肠、热情助人的狐女红玉,作者就赋予她以一种仙资玉质的诗意美:女袅娜如随风欲飘去,而操作过农家妇;虽严冬自苦,而手腻如脂。

    自言二十八,人视之,常若二十许人。

    写聂小倩的美,又是另外一种语言,先说“有一十七八女子来,仿佛艳艳”,接着又通过老妪的口道出小倩的美:“小娘子端好是画中人,遮莫老身是男子,也被摄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