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乐文学>青春小说>倾唐小戏骨 > 第九章 潼关城破只一日
    随着神策军的开拔,长安这座百年都城中的不安、惶恐没有一点减轻的意思,反而有些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安史之乱的凄惨景象又浮上人们心头,那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是很难轻易压制和无视的。

    勋贵、富商之家都在纷纷打点行装,将家中值钱的物件尽皆打包装车,甚至能带走的东西统统不放过。

    家中的主子带着亲眷率先逃离长安这个是非之地,或向陇西转移,或经凤翔、过兴元(也就是三国时的汉中)、到巴蜀之地避祸。

    而装满家财的车队,则交给忠心的管家押运,随后跟来。

    一时间,长安西门,出城的车辆络绎不绝,远处向西的官道上更是人声鼎沸、车马嘶鸣,好似太平年间繁荣的商贸往来,只有身在局中之人方能理解这种急急如丧家之犬般逃命的凄凉。

    而那些无力亦无助的寻常百姓,没有多余的钱财、余粮去逃命,摆在他们眼前的只有在逃亡路上饿死、冻死,或留在长安等着被朝廷妖魔化的流寇屠戮。

    悲大莫过心死,此刻尚留在长安的人们,都陷入了这种心死般的悲痛之中,他们能做的也只能是哭泣。

    当夜晚来临之时,万籁俱静,唯有此起彼伏的大人嚎啕、小儿悲啼,弥漫笼罩着整座长安城,让人毛骨悚然。

    与西去路上的千车万人般的拥堵、长安城中的悲凉弥漫迥异的是,长安通往潼关的官道,冷冷清清,鲜有人马路过,只是偶尔驶过一两匹驿马,往来传递军令、或是请求支援的紧急信函。

    然唯见驿马往来,却不见前去支援的朝廷官军,而此时的朝廷并不是无兵可调。

    凤翔节度使郑畋一向忠于朝廷,曾经也是位居宰辅,只是一贯的主战主张,不被主和派所容,故在主和派的声音占满朝堂之时,他就被赶出朝堂、赶去凤翔。

    而如今满朝上下再无人敢主和,正是主战派大显身手的良机,只要朝廷一封诏旨,相信郑畋会毫不犹豫地东出支援潼关。

    有其统帅的长安以西的兵马加入,于潼关之下挡住黄巢也未必没有可能。

    但朝廷并没有调动郑畋,不管是出于皇帝的过于乐观,还是朝臣的倾轧,都说明此刻的长安,人心已乱,只是期盼着潼关的守军能给他们带来胜利的惊喜。

    然而不团结一致对敌,却希望天上掉下一个胜利的馅饼,并且幸运地砸到自己头上。这种事老天爷都看不惯,也懒得去管,他们注定要愿望落空。

    十二月一日,黄巢大军的兵锋已直抵潼关城下,而唐军主将田令孜却不在关中。

    从东都洛阳败退而来的齐克让和神策军的张承范只得聚在一处商议对策,毕竟他们是眼下潼关中军职最高之人,也是两支军队的实际主将。

    作为客军,齐克让只好硬着头皮先发表意见,“哎,张将军,说来惭愧,齐某是一路从河南退到东都,复又退至潼关,但却最是知道黄贼势大,不可力敌,然而潼关若是再丢了,我等身后可是长安啊!”

    张承范点点头,语气低沉地说:“齐帅一语中的啊,我等如今已是退无可退,而要说死守吧,却内无粮草,箭矢匮乏,恐难长久啊,哎!”

    “如今也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啦,齐某这就点齐人马,先与黄贼战上一场,也算给他一个下马威,关内的守卫就麻烦张将军全权负责了。”

    “长跑大帅”齐克让竟然不再逃跑,而是选择主动出击!

    也许是此刻身负国运,他体内那种贵族与国休戚的血脉被唤醒。

    想及若是自己再不战而逃,那么长安城中的亲属和世交故旧将与国同破,而这对于自身家族利益与国家、姻亲深度捆绑的他来说,实是万万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