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杨氏气得将桌子重重一拍,从凳子上弹跳起来。

    冷静片刻,杨氏仍旧不甘心,继续问道:“真的没有回旋余地了吗?”

    “除非我死。”

    这么多年,母子俩从未红过脸,说起来这样的僵局还是第一次。想她这些年辛辛苦苦抛头露面在外打拼,为的就是他们兄妹几个能过人上人的生活。所有的苦和累,她都独自咽下。可是,薛朗却从不理解她。各种心酸袭上心间,眼泪就像决了堤一般。

    薛朗僵持着斜睨她一眼,心里不免难受。自打十岁那年她丢下他们兄妹三人,去京城打拼。他就变了,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学会照顾弟弟妹妹,学会了隐忍,他的懂事让人心疼。而九月也是在这时候出现的,她就像他生命里一朵绚丽绽开的花朵一般,深深的感染了他,让他不再惶恐无助。这些年,她顶着各种流言蜚语,一路相陪。讲真,他能有今日的成就,九月功不可没。那样的女子本该拥有最好的,凭什么要做妾?

    一时之间,屋子里飘荡着杨氏的啜泣声。

    “我这些年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你知道吗?我为了你们兄妹几个日夜操劳,你可理解过我?”

    每每提及这些,总是能够触及到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也能理解母亲的不易,其他事他可以让步,但是唯独娶九月这件事他坚决不让步。

    她啜泣着坐回椅子上,深深的叹息一声。看样子这件事没有回旋余地了。

    由于时间仓促,避免节外生枝。翌日,薛朗亲自带上媒婆和大堆的聘礼来到了黎家,杨氏自然也出席了。

    昨晚,她满脸绝望的回到卧房,映岚见了都吓了一跳。赶紧扶着她坐下,又替她斟上一杯热茶。映岚一直在她身边伺候着,平时有什么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她都喜欢跟映岚唠叨几句。

    同样的,她将今晚的事跟映岚一抱怨,映岚沉思片刻,便替她想了一个主意,“夫人,既然暂时改变不了大少爷娶黎姑娘的心思,不如随了他的意。等进了门以后,您再慢慢想法子。深宅府邸可不比乡野之地,想要呆下去,还得看有没有那个命。”杨氏一听,瞬间豁然开朗。觉得自己被这件事,绕进了死胡同里,连这点都转不过来了。身为婆婆,不具备三十六般计谋,怎么能行?别说,映岚这丫头跟了她这么久,一直甚得她心。索性先让那丫头先得意一阵,到时候就等着看她如何求饶吧!

    薛家下聘的风光程度不亚于城里的大户人家,一时之间让大伙红了眼。娶一个乡下丫头,居然如此大手笔。乡下人上门提亲,那都是注重实际的聘礼,虽也注意礼节,但是跟这派头相比起来,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就这派头,不禁惹得那些刚新婚不久的小媳妇和未出阁的姑娘家,羡慕得不得了。

    再看黎伟逸两口子,喜事临门,当着大伙的面,脸都笑僵了,别提有多高兴了。江氏跟杨氏两人虽有过节,但是这个节骨眼上,也懂得审时度势。

    上门下了聘,杨氏便主动跟老两口商量着订下成亲的日子。薛朗早就看好了日子,也合过两人的八字,十天以后就是个嫁娶的好日子。

    而这时候,黎伟逸有些迟疑了,面上应承着,心里却有了计较。事情已成定局,他也不再反对。江氏跟杨氏的事,他也略有耳闻,想不到他的闺女还没进门就如此不招人待见,他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不过,听她接下来的话,又觉得自己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仿佛看出了黎伟逸脸上的纠结,杨氏主动开口道:“亲家,既然我们家已经下了聘,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之前,多有得罪,还请亲家和亲家母多多担待。你们放心,九月嫁过来以后,我一定待她如亲闺女一般。”

    这么一说江氏也觉得自己之前唐突了,面有愧色,“亲家母,你可千万别这么说,我们乡下人家,粗人一个,那日实在是对不住了。”

    一番寒暄之后,这件事总算敲定了,让九月跟薛朗松了一口气。

    时间仓促,成亲在即。两家便开始各自张罗起来。

    休养一段时间,江氏也不再刻意约束九月,虽然暂时没有干重活、碰凉水,但是出门走走还是可以的。九月也不反驳,只是按照母亲说的去做。江氏一想到九月嫁给薛朗之后,便要离开她,去遥远的京城,她就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感。每每如此,总是少不了被黎伟逸数落一番。

    黎惊蛰打小跟姐姐感情好,看着姐姐能够嫁给自己喜欢的人,虽然很快就要离别,不过他还是很开心。

    这日,江氏在忙着给九月整理嫁妆,他们乡下人家,小门小户的,不比那些有钱人家。可是,薛家下聘时也确实是大手笔,他们虽没有如此豪迈,也尽量做到体面,不让九月丢了脸面。

    整理完之后,见九月跟惊蛰正坐在院子里说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