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乐文学>青春小说>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四百四十五章 选定
    “我靠……”杨改革暗骂一句,刚踏出去的步子,又收了回来,这里面和外面真的是两个世界啊!还是别出去了。

    王承恩刚刚赶上来,准备将披风给皇帝披上,道:“陛下,外面冷,小心着凉!”

    “算了,大伴,不出去了,外面太冷了!”王承恩才送来避寒的披风,杨改革就回去了,不准备出去了。

    王承恩纳闷的看着自己手里的披风,这怎么又不出去了?再看看,外面伺候的小太监们正憋着笑呢。王承恩纳闷的细声呵斥道:“笑什么呢,兔崽子们……”,外面的几个小太监更是低着脑袋闷着笑。

    王承恩纳闷的回了暖阁,见皇帝已经在写写画画了,就没去打搅,重新冲了一杯热茶,送上去。

    杨改革正在暖床上奋笔疾书自己的计划。

    过了许久,王承恩才又禀报道:“陛下,正一真人张显庸到了。”

    杨改革抬起头,道:“见。”说完,收拾起自己的案几,这上面的东西,不能随便给人看。

    张显庸一进暖阁,就恭恭谨谨的行礼,脸上有些憔悴,却也是惊喜。

    “免礼!”杨改革道。这个家伙,可不怎么靠谱,可不像孙承宗,秦良玉,满桂,赵率教这些人为大明朝死战,这可是个滑头,绝不会为大明朝而死的,情况不妙,他可是会摇摆的。在日后,他所处环节的因素关系是在太厉害,自己还得做好备份,做好后手,否则这个不可靠的家伙,会坏自己的事。

    “谢陛下隆恩。”张显庸道。

    “坐吧!”杨改革又道。

    张显庸看了看那个椅子,是个圆凳,谢道:“谢陛下隆恩。”说完了,才坐上去。

    “朕吩咐的那件事,真人做得如何了?”杨改革笑着问道。

    说道那件事,张显庸就忍不住心中的惊喜,道:“陛下果然是神人,知晓普周天之内的一切,贫道按照陛下说的,已经找到了一滴水中的十万生灵了……”张显庸的脸是通红的,发现了这个,他如获至宝,佛家一直说的一滴水中也有十万生灵这种犹如神话一般的东西,如今,他通过皇帝给他的宝贝,也居然看到了,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微细的世界,当然,他除了观察,只能观察,并不能将这个消息公布出来,更不能对任何人说。

    杨改革早就在做显微镜了,玻璃出世之后,望远镜,放大镜已经做了出来,有了望远镜,放大镜,作出显微镜就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是通过几块透镜看东西罢了。

    “这早已在朕的预料之中,老祖宗说,病从口入,朕相信,一定是我们嘴里吃进去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至于是那些不干净的东西,我们肉眼或许看不见,但是朕相信,通过特殊的工具,可以看的,我们看不清远方的东西,可以用千里镜,我们看不见微细的东西,为什么不能用显微镜?故此,朕相信,将一滴水放大数百倍之后,定能有朕所找的东西,真人这次的发现,将被历史所铭记,将被万世所传诵!普天下的人,都会因为真人的这个发现而受益,按照道家的说法,有无上功德,真人即便说是以肉身成圣,也不是不可能啊!”杨改革“赞扬”道,其实这个东西,都是自己一直在指点着弄,琉璃斋有专门烧制凹凸镜的工匠,每天都会烧大批凹凸镜,几个月之前,杨改革就吩咐张显庸研究显微镜,如今,已经制作了数台“显微镜”,一些制作精良的显微镜,已经可以看到“细胞”这一级别的东西了,也就是说,医学上天堂之门已经打开,医学必将获得极大的发展和进步,以前看不见的诸多微细世界的东西,如今,都会敞开在人类的眼皮底下,细胞,细菌,病毒,毛细血管这些东西都将一一的展现在世人的眼前,以前对明朝人来说,视之畏途的烟瘴之地,将不再是烟瘴之地,大移民,大殖民已经有了足够医疗的保障,这将是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有那么多的肥沃土地可以分配,一场变相的,一场由皇帝领导的“土地革命”即将展开,世界上没人能抵挡这种力量,当然,前提就是能应付得了烟瘴。

    张显庸被皇帝说得面红耳赤,眼冒精光,他自己也十分清楚这些东西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将彻底的颠覆很多传统的观念,改变世人的视界,为此,张显庸也怕,怕这些东西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不是他所能承受的,这个东西所带来的名利,将是巨大的,将是无以比拟的,皇帝说的名传千秋,这真的不算什么,说肉身成“圣”,这也不是不可能,按照皇帝的说法,通过这个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是如何生病的,可以观察到人体中更加细微的组成,可以了解人的生老病死,揭开生老病死的秘密,这些东西,让张显庸兴奋,让张显庸害怕,害怕自己承受不起这样大的“功德”,更害怕自己失去这样一场“大功德”。

    张显庸也明白,自己要获得这些东西,只有一个人能办到,自己只有得到一个人的支持,这些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才能降临到自己身上,也只有那个人,才能保护自己,让自己免受这些名利带来的杀身之祸,这个人就是皇帝。

    “陛下过誉了,贫道一直都是在陛下的指点之下,才有了如此的发现,贫道的一切成就,也是在陛下的庇护下所获得的,陛下就是贫道头顶的太阳,陛下就是贫道头顶的天,贫道只有在天的庇护下,才能安然,贫道唯陛下马首是瞻,贫道恳请陛下成全……”张显庸红着眼睛说道,皇帝给他指点,让他做显微镜,并指出可以看到细微的世界,这明显的,皇帝本身是知道内情的,这种天大的“功德”,为何皇帝自己不做,要把这个巨大的“功德”给自己?或许皇帝会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或许,皇帝分身乏术,或许皇帝不屑做这个,总之,自己要想因为这个而获得成就,而成“圣”,少不得要皇帝点头,皇帝如果不点头,张显庸即可不敢跟皇帝过不去,显然的,皇帝一直在自己观察,叫自己制作,却不准自己公布这些东西,明显的,皇帝还在考虑让谁来领这份天大的“功德”,皇帝是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人选之一,不一定会让自己领那份“功德”,比如,皇帝可能还中意那个“洋和尚”,……那就只能自己争取了,让皇帝看到自己的“诚意,诚心”。

    “真人啊!这份‘功德’,你自己也知道有多大,你自己也说,朕是你唯一依靠,不知道朕能不能相信你,这份功德一出,,你张真人的名字,甚至可以和道教之祖相抗衡了,必受万世传诵啊!朕却担心……”杨改革一直犹豫不决,从历史上来看,这个张显庸的历史可不过硬,远不能和孙承宗,秦良玉这些人比,用不用他,怎么用他,杨改革一直犹豫,如今到了关键时刻,必须得下决心了,是成全这个家伙,还是另选一个人?另外的人选,杨改革不是没有,汤若望就是杨改革的备份,当然,不到万不得已,杨改革不希望一个洋和尚来领这份天大的“功德”。

    有了显微镜,自己再利用自己的知识,稍稍的推进一下,医学就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就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个科学史上,医学史上相当份量的人,必须是一个可靠的人,必须是自己能掌握的人,自己还要通过他,做很多事。

    “陛下担心什么?可是担心臣么,陛下放心,臣一定唯陛下马首是瞻,陛下说一,臣绝不说二,陛下要臣往东,臣绝不往西……,臣请陛下成全……”张显庸这回,从椅子上下来,爬在了地上去了,已经改口叫臣了,这份“功德”的诱惑,已经让张显庸忘乎所以了。

    杨改革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陷入了深思,难以抉择。张显庸则跪在那里,头也不敢抬,自己一身的成就,自己万世传诵的美名,就在皇帝这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