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乐文学>青春小说>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三百九十二章 雷大用和尚可喜
    “……我东江的勇士,英雄,忠君报国,可谓前仆后继……,前有你父辈们怀着必死之心,绕道攻击东虏老巢,今有毛文龙怀着必死之心死守镇江堡,其忠心,均是天日可鉴,朕是不会忘记的,这次毛文龙也是怀着必死之心去的,和你父亲当年的心是一模一样的,朕不欲毛文龙重蹈覆辙,不想让东江健儿的血白流,所以,朕这一次,会全力支援毛文龙的,要给东江的勇士、英雄一个说法,所以,三个人当中,朕选了你,就是希望你能继承父辈的风骨,继承父辈的遗志,继承父辈的勇气,为毛文龙打开一条生存通道,……当年你父亲没有走下去的路,朕希望,你能接着走下去……,有东江英雄们的前仆后继,朕何愁东虏不灭?”杨改革说道。

    “……陛下,学员愿意,愿意……”尚可喜说道这里,已经又是泣不成声了,他父亲当年偷袭东虏的壮举,可谓是轰动一时,不过,随之而来的就是遗忘,没人再记得,当年还有几千勇士,勇敢的去偷袭东虏老巢,如今被皇帝提到如此的高度,尚可喜除了激动,落泪,再无法说出什么。。

    “好,……说实话,此前,朝中有大臣提议,让朕派一位德高望重,熟悉海战的老将坐镇指挥接应毛文龙,不过,朕否定了,朕觉得,东江的健儿们,有英雄的父辈做前驱,必定会有英勇的后辈做后继,朕想,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年轻人,让给英雄的后代们,朕想,英雄们的后代定会更加懂得如何完成他们父辈的遗愿,……这也是给东江那些逝去的英雄们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他们是逝去了,但是,他们还有后代,未完成的事业,还在继续,所以,朕把这次机会,给了你,尚可喜,朕希望你能挑起这副重担,挑起你父辈英雄们的期盼,挑起他们未完成的事业……,让他们在九泉之下,能看到东虏灭亡之日……”杨改革用凝重的眼神望着尚可喜。

    尚可喜只觉得千钧重担压在自己的身上,只觉得自己已经难以呼吸,眼冒金星,站立不住,但是,一想到自己的父亲率着敢死队,偷袭东虏老巢,壮烈而死,心中的勇气,心中的力量又由然而生,全身充满了力量,坚定的站住了,只是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

    “好了,不要哭,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杨改革唏嘘,人生就是这样无常,尚可喜的父亲可是在偷袭野猪皮的老巢壮烈战死的,尚可喜和野猪皮可谓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也是和野猪皮血战多年,家中不知道多少人被野猪皮杀死,掳去,这个仇,除了用血海深仇来表述,再没其他词,结果谁能料到,他会投靠自己的杀父仇人,投靠和自己有血海深仇的仇人?杨改革看人的目光,变得迷离。

    “雷大用!”杨改革说道。

    “学员在。”雷大用今天没哭,他不是东江镇的,东江镇的事对他没有直接印象,也没有太多的感触,虽然对于毛文龙死守镇江堡也是比较担心,但是远没有那三人感情那样丰富,其他三个人哭,他只好绷着脸不说话,如今听到皇帝问自己,立刻答应。

    “大用,此次前去支援毛文龙,虽然朕是说以夷人的舰队为主,但是,那是说作战,那是因为夷人战舰的火炮多,但是,其他方面,则必须掌控在我大明手里,…比如补充弹药,补充物资,比如给镇江堡输送人员物资,……你们带着人,上了夷人的战舰,除了跟着他们学习如何操纵战舰之外,主要还是监督和防备那些夷人,平时操纵战舰,射炮作战,大可有他们负责就是,你们跟着学就是,但是关键时刻,你们可以接管他们的战舰,比如他们要逃跑,比如他们偷奸耍滑,比如他们要投敌……”杨改革开始交代具体的事。

    “学员明白……”雷大用一心想的是上战场,不过,对于上战舰打仗,这个他还真的没太多的准备,虽然也学过一些海战的东西,不过,对于海战和船,是比较陌生的,不过,雷大用也不挑,如今打仗的地方也就是镇江堡比较激烈,能去镇江堡,那是求之不得,吴三桂可都是打了好几次的胜仗了,算得上是小有名气的战将了,可他呢,现在还蹲在平台参谋部,一直想着出去的他,现在找到机会,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你们二人,除了学习和监督夷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协调对毛文龙的增援,……毛文龙的东江镇,本身有一些水营,这些水营的船小,要说炮战,那是不行的,不过,运兵,运送物资补给,那是没问题的,所以,朕的设想就是夷人的战舰主要负责作战,而毛文龙的水营则负责运送物资,运送人员、补给、警戒等,作为一个战场的辅助存在,……你们去了镇江堡之后,就是管理和协调主战和辅助之间的关系,一切以支援毛文龙为前提,必要时刻,朕许你们不计代价,即便是战舰沉没也没关系,此次镇江堡之战,很可能旷日持久,所以,除了有毛文龙皮岛的援兵去镇江堡之外,很可能还会有朕的新军也上去,所以,多方共同作战之间的协调一定要做好,不能出问题,这也是朕派你们两个去的原因,你们两个可明白?”杨改革的目光游离在京师,镇江堡,皮岛之间,缓慢的说道。

    “学员明白。”两个人严肃认真的答应道,听了皇帝的讲解,这才明白,原来,皇帝早已有了很多准备,并且有很多计划。

    “明白就好,遇到事,你们两个多商量,切忌不可意气用事,朕这里离皮岛,离镇江堡实在太远,实时指挥,显然不可能,你们两个,将代表参谋部,代表朕指挥接应、支援毛文龙作战,一切以支援毛文龙为前提,如果出了问题,朕唯你们是问……”杨改革也以严厉的口吻说到。

    “学员明白。”二人同声答应道,听了皇帝的讲解,对自己要做的事,有哪些权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雷大用为主,尚可喜为辅助,共同学习和监视夷人作战,协调处理京师新军,皮岛援兵之间的关系。

    “明白就好,此次舰队前去支援毛文龙,还有一个时机问题,这个要看东虏和毛文龙作战的情况来判断,如果东虏对毛文龙的手榴弹防御法毫无办法,那么,战舰可暂时不上去,可留在皮岛或者是鸭绿江,……视情况,如果镇江堡战场的战况激烈,双方僵持不下,那么,可以考虑派战舰上去,或者是东虏在攻城的时候处于优势了,毛文龙处于极度劣势的时候,这个时候,战舰可以上去……,要做到出其不意,否则,朕怕战舰上去早了,东虏无心应战,早早的走了,那么,就和此次整个北方的大战略相悖了,如今整个北方的大战略就是‘纠缠’二字,毛文龙死守镇江堡,也是打的‘纠缠’二字的主意,不惜写反信把东虏诱骗到镇江堡,如果你们过早的把战舰派上去,那么,很可能会吓跑东虏,那么,毛文龙下的那番苦心可就白费了,所以,战舰出现的时机,你们要把握好,要等到东虏在镇江堡流的血流得足够多,无法放弃的时候,才能出击,这样,东虏即便是无法招架你们的战舰,但是也不甘心就这样退走,所以,必定还会想办法和你们纠缠,只有这样,和整个大的战略,才相匹配,当然,如果东虏的血未流够,毛文龙坚持不住,你们也可以上去,这一切的前提还是毛文龙不能出事,你们可懂?”杨改革又是一篇长篇大论下来,镇江堡的事,太复杂,关系太深远,不得不多交代几句,杨改革是把能想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全说了出来。

    “学员明白。”雷大用和尚可喜听得认真仔细,皇帝一说,他们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这样久呆在平台里,所见所闻,视野开阔得多,远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伙子。

    “……好,还提醒你们一下,‘纠缠’是此次整个大战略的核心,如果你们冒失导致东虏的血未流够就把战舰派上去导致东虏退走,那么,你们可能得承担责任,整个大战略,不光是镇江堡一处和东虏作战,还有锦宁的袁崇焕,蒙古的满桂,他们如今也在执行这个战略,和东虏‘纠缠’,或是处理东虏的爪牙,如果你们冒失导致东虏忽然退走,那么,很可能导致袁崇焕那里的东虏兵力倍增,极可能导致他受到巨大的损失,如果是因为你们的原因,朕可是要追究责任的……”杨改革严厉的说道。

    “学员明白。”两个人还是头一次随着皇帝的视野,把目光对准了整个大明朝的北方防线,那种整个战场一目了然,成竹在胸的感觉,头一次印入他们的脑海里,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漫天而来的压力。

    “好了,该交代的,朕都交代,剩下的,你们就多琢磨,多思考吧,很快就会出发,给你们准备的时间不多,你们也去准备准备吧……”

    ……

    镇江堡。

    毛文龙每天都会站在城楼上,拿着望远镜观察对面的情况。

    “毛大,今天那边有什么新情况?”毛文龙刚刚来到城楼上,就问自己的亲将。

    “父帅,今日鞑子好像有动静了,好像在赶制箭楼,孩儿用千里镜观察过了,是从昨天开始动手的,可能是得到什么新消息了……”毛大立刻回答道。

    “喔,这样啊!……估计鞑子的大队要来了,否则,鞑子也不会造这样多的箭楼。”毛文龙环顾了一眼自己的亲随,部将们。